2万字呈现张小龙4小时现场分享:永远跟用户在一起(18)

朋友圈有一个关键的点,你看到的都是共同的好友,这样才能讨论起来,所以这往往是 3 个人以上的讨论。

所以我们一直也在想,当我们在某一个社交工具里面压力过大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新的方式,可以进行没有压力、更放松的自我表达行为。这里也很矛盾,我们既需要一个人表达得很放松,但是最放松的时候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说话,这样说话又没有什么社交回报。所以现在有一些人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他自己是没有压力了,但其他人可能会因此跟他反目了。我想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个「三天可见」的功能?作为一个设置里的开关,永远都是很少人来设置,这一点做过产品的人都知道。但我发现,微信里面有超过一亿人设置成这样(职人社注:应该是指曾经用过时间设置的人而不是单指「三天可见」),这是远远超出我的预期的。为什么会这么流行?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重新做朋友圈,会怎么做?我会这样做,有朋友圈,但是没有个人相册(或者说是私密的,别人看不到的)。我拍一个照片发朋友圈,同时保存到我的私密的相册里面。也就是说,朋友圈跟相册是相互独立的,是两个概念。只不过当时做的时候,把两个东西混在一起了。现在有了「三天可见」,让设置这个功能的人更加勇敢地发朋友圈。我相信未来几年,大家依然离不开朋友圈,因为确实还没有出现一个更高效率的社交工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