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 当道,华为“鲲鹏”能否展翅?( 五 )

虽然鲲鹏920芯片在性能上可以通过数量的增加,逐渐满足企业服务器的性能需求,但性能和功耗是鱼和熊掌难以兼得,最终还要看华为后续在ARM芯片上的投入,以及对ARM芯片一系列微架构设计的优化和提升。

而这一切的努力和探索,华为都是希望借助海思在ARM芯片上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能够让自己在企业级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不受制于人,尽量避开X86芯片已经存在的专利壁垒,为自己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安防等领域打造更强大的技术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华为对于鲲鹏920芯片的部署,会比ARM芯片在智能终端(如华为手机)的应用要更加谨慎。

最主要的原因是芯片在服务器端的应用要比在智能终端上复杂得多,手机上有成熟的应用场景,但是在企业级服务器领域,它会影响到单位用户日常生产的性能,用生命攸关来形容都不为过,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

一个弯道的机会

撼山易,撼X86难。

基于ARM芯片的泰山服务器想在服务器市场虎口夺食,需要借鉴高通、AMD、三星等芯片巨头在ARM服务器败下阵来的教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