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古画原属圆明园珍藏, 后被日本偷走, 放大17倍后, 发现海竿( 二 )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 , 产生过很多的文化 , 也出现过很多的历史事件 , 而我们常常说到书画作品也受时代的影响 , 在抗战那个年代 , 书画作品可能受环境的影响 , 进而被入侵的外国军队掳走 , 成为他国之物 , 今天跟大家介绍的这幅古画就是原属圆明园珍藏 , 后来在抗战的时候被日本偷走 , 放大17倍后 , 发现海竿 。

中华民族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 , 经历了不可明说的痛苦 , 当时八国联军闯入北京 , 闯入圆明园 , 而当时的中国守军寡不敌众 , 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自尽 , 住在园内的常嫔因为受到了惊吓也身亡了 , 而这时3500名联军冲入了圆明园 , 并且纵火焚烧了这座“万园之园” , 当时大火连烧了三日都灭不了 , 圆明园附近的一些园也被烧毁 , 园内的太监、宫女都葬身火海 , 霎时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 而本文章中介绍的这幅古画就是在这场入侵中被日本偷走的 。

这幅古画就是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 纵26.7cm , 横50.6cm , 是一幅绢本 , 采用了水墨淡彩的手法 。 这幅作品在整体中采取了铁线描的方式 , 画中的内容是在偌大的江边仅有一条小船 , 船上有有一位正在钓鱼的老人 , 他的身体略微往前倾 , 仿佛在全神贯注的钓鱼 , 老人只坐在了船的一侧 , 导致船尾上翘 , 在船只的旁边 , 作者仅以几笔淡墨勾出水纹 , 四周都是空白的 , 虽然整幅作品中只创造了这一点点 , 但是却不会给欣赏者什么都没有的感觉 , 反而是给人一种江水很多 , 寒气逼人的感觉 , 整体突出了一个“孤”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