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乏力、违法成本低,互联网抄袭为何屡禁不止?( 五 )

2019年 , 绿洲抄袭ins和韩国工作室的视觉作品引发轩然大波;2020年刚开年 , 又出现了唱吧对唱鸭的像素级抄袭 。 抄袭之风频现的背后 , 无异于以下几大原因的推动:

1.人口红利消失 , 平台增长现乏力

根据QuestMobile统计 , 2019年11月 , 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了11.35亿 , 从2019年的1月到11月 , 只净增了299万 。 互联网用户增长触顶的事实 , 已经非常明显 。

随着用户红利的逐渐消退 , 用户高速增长就成为了互联网平台以及APP们的一大新难题 。 拿数字音乐平台举例来说 , 在高额版权费用获取新用户的高墙下 , 弹唱这种低成本获取年轻用户的创新功能 , 对数字音乐平台而言无异于发现了新大陆 , 他们必然像饿狼一般狂扑而来 , 也不管你知识产权不产权的了 , 我先抄过来赚取了用户流量再说 。

2.互联网发展进入平缓期 , 商业化能力触顶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 , 当前的互联网行业也结束了高速增长时代 , 进入了平缓发展期 。 与此同时 , 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商业化能力也开始逐渐触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