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长在石缝里, 叶背自带“金珠”, 常被误认成病草, 却价值珍贵( 二 )

有一种常生长在石头缝中的野草 , 它的叶子背部长有并排的“金珠” , 正面看起来一点一点的斑点像是遭了病害一样 , 常被农民们误认成遭虫害的病草 。 它就是“鳞瓦韦” , 除了在石缝中常见以外 , 在树干上或阴凉的山坡上也能见到它的身影 。 鳞瓦韦主要生长在海拔600-2300米地区 ,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河南、贵州、四川等地 ,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野草 。

鳞瓦韦又叫剑刀草、镰刀草、两面刀、毛镰等 。 它的根状茎横走 , 叶片为披针形到卵形 , 长约8-18厘米 。 正面为绿色 , 背面淡黄绿色 , 在叶柄两侧长有并排的孢子囊群 , 呈圆形或椭圆形 , 直径约5毫米 , 集中在叶子背面的末端 , 远看像一颗颗金色的珠子 。 然而只看叶子正面的话 , 孢子囊群透出的颜色如同黄色的斑点 , 总让人以为它遭到了病害 , 叶子长出了斑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