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台带毒功能机,折射出一个扭曲的市场( 四 )

比如说 , 据相关人员交代 , 这些老人机(功能手机)并非是后期在使用中感染的病毒 , 而是从一开始生产的时候就植入了恶意程序 。 具体来说 , 是在上游合作的主板加工过程中就已经注入了病毒程序 , 因此只要是采用相同型号主板的手机 , 就都会内置有相同的病毒 。

不仅如此 , 由于这些老人机本身就粗制滥造 , 相关的生产企业只需要10多元的成本就能造出一台“病毒手机” , 再以几十元的售价在网上销售 , 由于价格极低 , 因此受到为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 根据相关部门查处的黑产公司资料披露 , 当前市面上已经被售出且开机激活(病毒开始工作)的这种低价老人机高达500万台之多 。 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基本上已经比大多数知名的二线智能手机品牌半年的出货量还要更多了 。

制“毒”者固然可恨 , 但贪便宜的想法也助长了这类产品

回顾历史 , 事实上这并不是我们三易生活首次报道手机出厂“带毒”的事件了 。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 这种预装病毒、企图从用户日常使用中赚取不法利润的做法 , 其实都并不少见 。 但是归纳这些“毒手机”的事件特征我们不难发现 , 厂商自身缺乏技术竞争力、只能以低配置打价格战 , 进而导致利润极端低下 , 可说是一切铤而走险行为的共同特征 。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 , 这可以说是既可悲又可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