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数据危机四伏,区块链会是突破困境的那束光吗?( 三 )

就拿近年来凭借在内容分发领域快速崛起的今日头条的数据来说,2018年3月,旗下的所有应用累计用户数超7亿,MAU(月度活跃用户数)达2.63亿,月用户时长超20小时。6月底,旗下抖音全球MAU超过5亿,中国MAU超过3亿,DAU(每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5亿。而头条公司2017年广告收入150亿元,2018年KPI是450亿元。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巨头有如此大的营收?

因为,他们依靠精准算法可以推算出用户的兴趣所在和经常关注的领域,所有给推送的消息都是用户喜欢看的,以此来获得更大的用户黏性。换句话说,用户在平台上的一举一动乃至所有信息都始终在被“监测”着。

所以,才有了那些“著名”的信息泄露事件:

2018.3

Facebook用户信息泄漏

规模:至少8700万条

事件:2018年3月17日,《纽约时报》报道称,剑桥咨询公司获得了超5000万的Facebook用户数据访问权限。数据泄露的源头是一款名为“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的APP,用于给Facebook用户提供个性分析测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