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唐顺宗李诵真的是个瘫子皇帝吗?( 三 )

德宗对太子李诵也越来越不喜欢并几次和礼部尚书李泌说起要废立太子 。 当时德宗想立的太子是德宗三弟李邈的儿子李谊 。 因为这孩子年纪最小 , 德宗怜爱他 , 便命为自己的儿子 。 李泌知道了德宗的意图 , 就反复规劝他 , 不要随意废立太子 。 李泌还对德宗说:“皇上对自己的儿子信不过非要立弟弟的儿子为太子试想如果真立了弟弟的儿子那么多少年以后皇系还属于您这一支吗?何况即使郜国公主不好也不能因为妻母的事而连累太子啊 。 ”德宗最后才终于醒悟 。 就这样李诵的太子位置终于保住了 。

李诵虽然注意谨慎地处理和各方面的关系但他对宦官的态度却始终不好 。 德宗晚年因为不信任外臣非常宠信宦官 。 裴延龄、李齐运、韦渠牟等人经常围绕在德宗的左右进谗言拨是非排斥异己吹捧同类 。 对此许多人不敢说话李诵则敢以太子的身份和他们论争 。 对宦官主持的宫市许多人也敢怒而不敢言李诵则表示要到德宗面前详细陈述 。 因此宦官便十分嫉恨他 。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九月由于长期的心绪不宁感情易于冲动的太子李诵得了中风病 。 他不仅不能随意走动而且连话也不会讲了 。 正巧在这不久德宗身体不好诸王亲戚都前去侍奉服药只有太子李诵卧病在床不能前往 。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德宗病逝 。 宦官们匆忙把翰林学士召到金銮殿 。 有的宦官说:“宫里商量了谁来继承帝位还没有定 。 ”许多人默默发呆不知如何是好 。 只有卫次公反驳宦官们说:“皇太子虽然有病但他是嫡长子能够维系内外之心 。 实在不得已也要立广陵王 。 如果别有所想国家定会祸难不断 。 ”广陵王就是李诵的长子李纯 。 卫次公说完翰林学士也随声附和 。 这样李诵对皇位继承的权力才又有了保证 。 为了稳定人心在德宗发丧的时候李诵在宫人们的帮助下克服病痛的折磨硬是支撑着瘫痪的身体在九仙门接见了群臣 。 国家有了新君全国才相安无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