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效应”对中国电商的启示( 五 )

互联网、物流等技术的成熟打破了物理空间阈限 , 给了跨境电商自建跨境物流+国内物流、保税仓+国内物流等多种方式提供了基础 。

在市场方面 , 消费者的消费诉求也开始从买便宜发展到了买好货、买品味的阶段 。 2016年6月 , 麦肯锡一份名为《重塑全球消费格局的中国力量》的报告指出:中国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日益相像 , 预计到2030年 , 中国家庭全年在食物上的支出占比将下降18% , 而“可选品”与“次必需品”的支出将显著增加 。 未来15年 , 中国将贡献全球消费增量的30% 。

亚马逊中国海外购创下新高 , 图片来源:亚马逊公众号

消费习惯的改变对于跨境电商的发展影响并非一蹴而就 。 早在几年前 , 代购群体兴起就已经证明了海淘市场缺口的存在 。

美容护肤、服装及食品是消费者目前最主要的三大海淘品类 , 但其他日常生活品类 , 诸如家居、厨房用具的潜力无限 , 相关报告显示 , 过去一年的消费比例虽然只有26% , 但未来考虑购买者达到了51% 。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手袋、玩具和图书杂志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