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18: 华尔街这个渣男玩弄的科技股( 二 )


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是永不停止的旋律 , 多少公司披荆斩棘坐上“铁王座” , 多少公司黯然神伤风光不再 , 昔日荣耀成为茶前饭后谈资 。 在互联网时代 , 竞争更为激烈 , 没有谁能永垂不朽 。 锌刻度(beefix)从三个年代全球前十大市值股票的最终命运揭示科技公司兴替史 。

1/1998:微软终成头牌

1998年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 , 分别为微软、通用电气、埃克森美孚、荷兰皇家壳牌、辉瑞、默克、Intel、沃尔玛、可口可乐和IBM 。

微软为软件类科技股 , 通用电气为高端制造股 , 埃克森美孚与荷兰皇家壳牌为石油股 , 辉瑞与默克为医疗股 , Intel与IBM为硬件类科技股 , 沃尔玛与可口可乐为消费股 。

199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

那一年 , 微软以3458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最大公司 , 次年更是以6041亿美元笑傲江湖 , 标准普尔指数所有硬件类科技股市值加起来都不如微软 , 这也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 20世纪80年代虽然全球公司市值Top 10往往一半都是知名石油公司 , 但最大市值却是科技股的代表IBM , IBM长期霸占全球最大市值公司宝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