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地球最远的月球微生态圈 工作原理是什么?

[摘要]通过“桶盖”的光导管导入月球光线,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昆虫卵则会生产出植物需要的二氧化碳和粪便等垃圾。

离地球最远的月球微生态圈 工作原理是什么?

腾讯科技讯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今天(15日),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

根据资料显示,这是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的成果。

“月面微型生态圈”长什么样子?

离地球最远的月球微生态圈 工作原理是什么?

嫦娥四号科普载荷实验生长箱

另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月面微型生态圈”类似一个圆桶,高18厘米、直径16厘米,由铝合金制作,里面将放置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蚕卵、培养基、制冷片、加热片、照相机以及控制元器件等多种物品,加上外面的保温壳总重量共3公斤。科学家在这个小空间里创造动植物生长环境,实现生态循环。在真空、微重力、极端温差的外界条件下,“月面微型生态圈”内将保持1到30摄氏度,以及适当的湿度,并通过光导管引进月球表面自然光线,创造植物生长环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