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机器人诞生,“五竹叔”要来了吗? | 新京报专栏( 三 )

这种不到1毫米的人造生命是由非洲爪蛙心脏细胞(收缩细胞)和表皮细胞(被动细胞)结合而成 , 具有多种生命特质 , 如可以在水性介质中移动、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可自行生物降解 。 最厉害的是 , 即便把生物机器人切成两半 , 它不仅能把自己缝合起来 , 还能继续活动 。 而且 , 它们不只是能直线行进 , 也能转圈 。

研究人员在显微镜下先将胚胎细胞切开 , 细胞被切开的两个部分 , 单独进行培养 。 而后将两种细胞拼凑在一起 , 采用的是细胞的自然倾斜度相互粘附方式 。 研究人员再观察它们独特的结构如何与行为对应 。 这些数据再发送给计算机科学家团队 , 计算机团队用数据根据进化算法构建一个模型 , 按照计算机模拟出的设计 , 用镊子和电极对细胞进行“雕琢” , 重塑的细胞展现出其生物特性 。

创造这种生物机器人有什么作用呢?研究人员的回答是 , 清理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 , 作为可生物降解的药物输送机器人等 , 而且 , 未来的作用也将是无限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