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难得一见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在日展览,为何引发网友热议?( 四 )

这篇《祭侄文稿》全文二百三十四字,书写时,颜真卿不顾笔墨之工拙,字体随着他的情绪起伏,功力和感情自然流露,通篇一起呵成,书法技艺高超,虽然充满涂改,却是整个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作为唐太宗的随葬品消失了,因此《祭侄文稿》能留存下来,尤为珍贵。

同时,它也是唐朝由盛转衰历史时期的重要见证,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因此它是珍贵文物中的一级文物,属于“国宝级”的。

这幅祭文草稿后还有鲜于枢、赵孟頫等印记,乾隆和嘉庆帝也盖上玺印。后来被带至中国台湾,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般而言,书画文物的保护环境措施要求非常严格,温度、光线、空气、湿度……这些稍有变化,都极有可能造成严重损失。比如,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会导致其发黄变色,进而发脆龟裂和粉化毁坏。

书画类文物一次展览后,往往需要三年“休养”。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距今已经有1261年,纸张脆弱的程度可想而知。在中国台湾当地,《祭侄文稿》上次公开展出也是在十年前了。这样的文物,更不应该出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