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们居住的“智能公寓”到底长啥样?( 二 )

基于施耐德电气的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 , 施家不仅让服务器们舒适地住进了30平米的房间 , 还无时不刻地“关心”它们 , 出现问题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 。 当然筒子楼和智能公寓的差距还不止这些:

“智能公寓”能做到“一机在手 , 天下我有!”

运维传统的数据中心 , 需要专业的人员值守 , 出现故障需要人工排查 。 而施家的“智能公寓”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运维 , 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就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数据中心的数据和状态 。 如果有问题出现 , APP会自动识别并报告 , 管理人员随时可以在线让施家的专家为他们答疑解惑 。

“智能公寓”拥有安全、可靠、专业的物业

数据们尤其关心住宅安全问题 , 所以需要一个靠谱的“保安”来为公寓的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 除了要加强通向公寓“正门”的防火墙 , 还要加强通向公寓“后门”的硬件设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