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反对负能量社交, 还记得“附近的人”和“漂流瓶”吗?( 三 )

在2014年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上 , 曾出现过一款名为“无秘”的软件 , 掀起了匿名社交的狂潮 , 但也如昙花一现般消失 。 此后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上 , 匿名社交软件相继登场 , 但是也都是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

尤其是在网络实名制日益深入推进的当下 , 匿名社交的处境更是“风雨飘摇” 。 虽然它能给用户一种游走于规则之外的刺激感 , 毕竟中国的现实社会中 , 人们普遍活得比较压抑 , 在互联网中寻找新鲜与刺激也实属正常 。

然而这些软件中有意引导出的负面情绪终究会变成一种“恶意” 。 匿名会将人性“恶”的一面被无限放大 , 在无需承担责任的环境中 , 没有监管的人性更容易滑入堕落的深渊 , 在正常环境下积累起来的道德感更易破碎 。

由此可见 , 匿名社交的生存环境处于灰色地带 。 但往往就是这种与人性之中的负面有关的元素更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 看看陌陌是如何崛起的 , 再看看diss匿名社交的腾讯的微信中的“附近的人”和“漂流瓶” , 就能够感受到匿名社交吸引力之强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