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华为AI技术布局:构建无所不及的智能( 五 )

解构华为AI技术布局:构建无所不及的智能

图5/10

最开始做研究的时候,大家首先需要的是大规模训练,所以都考虑在大型服务器或者在公有云上租用算力来支撑。但是真正走入到行业应用场景时,我们发现很多时候,AI 需要部署在边缘或端侧,例如“人脸识别”,我们最终会把它用在园区的出入口闸机上,也会把它用在手机上。如果摄像头上收集进来的信息全部传到云端处理,云端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压力会非常大,也会对网络带来巨大的压力。由于网络时延的因素,识别处理会比较慢,导致用户体验不好。同时还要考虑安全因素,很多用户数据,并不都适合传到云端处理。这时候就需要端侧的摄像头具备一定的 AI 处理能力,提供相应的算力支持,使之能够在端侧初步处理数据,把一些关键的要素、特征提取出来。华为发现,要真正把行业应用做好,需要各种场景下的 AI 算力支持。基于这样的诉求,一个能够覆盖各种场景的系列化算力解决方案就显得很有必要。周延青表示,这也是全场景理念提出的最基本来源,“所以它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根据自然的业务需求提出的,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原生的全场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