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未来信息处理挑战,探讨拉曼效应在硅基激光器中的应用( 五 )

图二:混合硅激光器截面示意图

如图二所示,下部是SOI(Si on insulator)区域,上部为Ⅲ-Ⅴ族半导体区域。硅基位于底部灰色区域,磷化铟晶片位于上方,中间是硅波导。它们都暴露在氧气等离子体中,从而形成一个氧化物薄层。这层氧化物只有25个原子厚(25 atoms thick),但强度已经足够将两种材料联结在一起,就像胶水(glue)一样。图中已经标明了正负极,当加上一个电压时,电子从负极向正极移动,当这些电子与半导体晶格中的空穴相遇时,它们放出一个光子。

如图三所示,磷化铟中产生的光直接穿过“胶水”层进入下方的硅波导——就像一个激光腔容纳并控制光,从而产生混合硅激光。

应对未来信息处理挑战,探讨拉曼效应在硅基激光器中的应用

图三:当加电压时,自由电子与空穴结合,产生激光.

混合硅激光器的完成,使硅光集成更为简单,如图三所示,每束激光都有不同的波长(颜色),它们都被导入到高速调制器中,并由此形成相应数据流。之后,一个多路复用器将会把这些独立的数据流整合到一个光线中。这样做的一大优势就在于所有的信号都不会与其他的发生干涉,影响传输效果。图中所用的25台混合硅激光器与25个硅调制器集成,每一个都以40Gbps的速度进行传输,那么单一的集成硅片传输数据的速度将会是1TB/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