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一个平民哲学家的进退与野心( 九 )

7个思考中 , 有5个是互联网的背面:隐私的出让、信息获取的被动、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信息传播的快速以及信息选择的困难 。

事实上 , 在张小龙演讲的第一部分 , 就已经提出来了:“人们真的能驾驭这种信息互联吗?还是说 , 技术引导甚至控制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细思恐极的问题 , 每一个问题背后 , 都是一个火药桶 。

从1970年代互联网发端至今 , 互联网已经经过了几次的蜕变 , 而每一次的蜕变 , 都是一边在解放人的思维和认知 , 将世界推进更加民主和平等的状态之中;但是每一次的蜕变 , 也都一边在加剧社会的分裂和人性弱点的放大 。

人是一个极端复杂的复合体 , 在解放人类自身的表达权和创造力的时候 , 人的自私、懒惰和暴力 , 便随之一同解放出来 。

隐私的出让是其中一个巨大的问题 。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 , 懒惰的人们不断在出让自己的隐私权 , 使本来专属于自己的许多信息 , 毫无戒备地输送给平台运营商 , 其中包括微信 。 平台运营商已经完全可以通过AI+大数据的模式 , 事无巨细地组建出一个人的总体档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