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詹姆斯·沃森:从 DNA 之父到学术圈的大嘴巴( 三 )

原创<br> 詹姆斯·沃森:从 DNA 之父到学术圈的大嘴巴

这一发现也让沃森、克里克以及莫里斯·威尔金斯三人获得了 1962 年的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当时的沃森年仅 34 岁。

1968 年沃森开始担任冷泉港实验室主任,之后于 1994 年开始担任实验室主席,在此期间带领冷泉港实验室成为了世界领先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原创<br> 詹姆斯·沃森:从 DNA 之父到学术圈的大嘴巴

▲左为詹姆斯·沃森,右为弗朗西斯·克里克

不过将他推上巅峰的这项研究成果为他带来了很多的争议,也让他的人品备受质疑。

每一个学过高中生物的人应该都见过 DNA 背后的「Dark Lady」——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她在 1953 年拍出了那张流传千古的 DNA 结构衍射图,当时的她就已经想到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

原创<br> 詹姆斯·沃森:从 DNA 之父到学术圈的大嘴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