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架构存在缺陷,分片会是救星吗?( 五 )

在工程方面再多说几句。以太坊的故事其实并不罕见。我们以前看过这部电影:

70年代的RISC与CISC90年代的Linux与Windows在这些片段中,我们了解到,硬件和软件作为模块化的简单层构建时,工作得最好,以RISC和Linux为例(另一个例子是TCP/IP)。原因是这些系统趋向于更灵活、更优雅,并且能够更容易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用例。这种见解在Unix设计理念中得到了更好的应用:“灵活性、简单性和自由是首要考虑因素”。

Unix的设计理念也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赞同。即使蚂蚁个体是愚蠢和高度专业化的,它们的群体也会展现出突如其来的智慧。同样地,我们的大脑由简单的神经元组成,它们各自执行简单的任务。

以太坊核心层的厨房水槽方法类似于复杂指令集的概念。或者用大而复杂的组件来构建软件,而不是用小而专业的组件。为了复杂性而复杂,是有问题的。

总之,以太坊的设计决策存在问题,其没有强有力的理由支持。我们以前也见过类似于以太坊的工程错误。我的猜测是,以太坊最终将成为历史书中不该做事情的另一大例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