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碎片控制准则再生波澜 专家嫌卫星25年离轨太久 运营商不同意

太空碎片控制准则再生波澜 专家嫌卫星25年离轨太久 运营商不同意


去年12月 , 国际空间协调委员会集中讨论了“太空碎片”和“太空垃圾”的问题 , 认为现行的卫星到期离轨的规范不太严格 , 会导致几百年后太空变得无比臃肿与危机四伏 。 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大型低贵互联网星座的兴起 , 动辄上万颗的发射规模将进一步加剧太空的碰撞风险 , 因此空间协调委员会呼吁对现行宽松的规范进行修订 , 保护未来数百年的太空安全 。 奇怪的是几个航天大国对这一呼吁似乎并不感冒 , 与相关专家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太空碎片会议提出新方案

现行的太空碎片控制规范要求 , 所有结束服务的卫星必须在25年内脱离轨道 , 或者进入国际上通行的坟墓轨道 。 这个25年的标准仿佛是一个起点非常低的要求 , 因为700公里以下的卫星由于受到稀薄大气阻力的影响 , 很快就会坠入大气层 , 根本不需要二十年;同步轨道或更高轨道的卫星退役后会进入坟墓轨道 , 也不受影响 , 真正需要着重应对的就是那些中高轨道卫星 , 但这些卫星过去仅占卫星总数的10%至20% , 因此卫星离轨的要求没有受到太多约束 。 但随着以SpaceX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兴运营商正在1000公里以上的轨道部署海量卫星 , 而这些卫星未来变成太空垃圾的概率在明显增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