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需求横行,厂商各自为战,IoT 行业该如何破局?( 五 )

典型的应用场景是智慧楼宇。用户通过智能摄像头提前录入人脸,获取“白名单”权限后,在系统控制下的所有智能设备都会对该用户来着不拒。

用户在办公楼内能畅通无阻,可以刷脸开门及乘坐电梯,不必随身携带各类身份凭证或钥匙卡。没有录入信息的保险推销员则寸步难行。基于 AI 产品体系,用户还可以通过操作 AI Pad 来精细控制智能设备,比如控制空间的亮度、温度、湿度。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通过回溯移动时代的发展路径,不难预测 IoT 时代将来的主线。

智能手机在发展中诞生了不少花哨的分支,比如亚马逊 Fire Phone。Fire Phone 自 2010 年就开始研发,贝索斯亲自督战,让团队不管花多少时间和金钱,都要把“动态视角”功能做出来。

这个功能通过前置摄像头追踪用户头部,让手机上的图像以 3D 的形式展现,但这个功能缺乏应用场景,就连研发团队也不知道它的用户价值在哪里。Fire Phone 在市场上没有获得消费的认可,最终被砍掉。

2010 年左右,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还是群雄逐鹿的时代,塞班、Android、iOS、Blackberry OS、Windows Phone、WebOS 更自为战。现如今,只剩下了 Android 和 iOS 双寡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