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刷身份证、扫码乘火车,巨头的交通支付战升级( 三 )

“交通出行都是2B业务,公交、地铁、铁路公司是否与一家互联网公司合作的重要因素是,并非用户规模一个因素就能决定的,更多是基于b端业务的认可。”某行业内人士说。能不能真正帮这些公司解决生存和发展有关的问题,才是他们要不要合作的关键。

除了各大互联网巨头,卡组织银联也在紧锣密鼓布局交通出行领域。去年末,上海公交全面开通云闪付公共交通乘车码。主要包括四个特点:一是首次实现了全城换乘优惠;二是首次上线了用户实名注册功能;三是有效突破了终端网络条件不好、手机信号不佳、双脱机等难题;四是首次支持向商业银行APP开放,积极打造开放式平台型生态体系。

此外,银联与苹果手机合作推出的苹果pay在交通出行了也具备较大的体验优势,相比于扫码,苹果pay地铁出入站只需要将手机贴近地铁进站机具便可,省去了打开APP等时间,也成为银联在移动支付领域可以反攻的标志性产品。

不过,据《财经》采访人员了解,支付宝在2014年也曾尝试过NFC,但是当时NFC普及率比较低,后来转为二维码,并于2016年正式上线。

那么,面向城市公共交通的市场有多大?德勤日前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报告》就显示,全球在建的智能城市中,中国就占了500个,智能城市“大交通”互联网化,移动互联网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有着万亿级的市场投资需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