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迎来首个云计算玩家,意味着什么?( 六 )

在巨头们的业务如八爪鱼一样渗透到各行各业后 , 与更多企业会出现更多竞争关系 , 焦虑在放大 。 不过 , 让企业直接拒绝互联网云服务不现实 , 而且云计算平台有自有业务的好处是可以在业务场景中锤炼技术 , 阿里云正是基于天猫双11这一极端场景的训练 , 实现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 , 阿里也已明确了All in Cloud , 即未来1-2年 , 阿里旗下业务全部都要部署到公有云上 , 包括电商、新零售、生活服务、金融、物流、文娱、健康等等 , 规模更大、场景更复杂 。

使用开展具体业务的云平台各有利弊 , 因此“多云战略”成为企业的普遍实践 , 企业将业务部署到不同云服务商 , “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避免受制于人的同时降低数据风险 。 在这样的趋势下 , UCloud的中立特性成为一种独特的价值 , 乃至竞争力 。

第二 , UCloud不止于公有云 。

UCloud以公有云业务为核心起点 , 再向CDN、云主机、大数据共享平台等关联产品延展 , 构建综合公有云平台 , 满足客户上云的相关云服务需求 。

一个颇具特色的产品是数据共享平台“安全屋” 。 许多企业在上云的同时 , 会有数据在线、数据挖掘、数据共享等需求 , 然而企业对数据安全有很高要求 , 坚持中立特性不碰用户数据的UCloud想到的办法是让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 提供基于云端的安全技术、计算技术和流通规则 , 通过数据沙箱 , 确保数据所有者对数据的绝对控制权 , 数据需求方仅获得计算分析后的结果 , 无法拿走原始数据 , 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