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巨额亏损, 会是下一个ofo?( 三 )

咖啡产业作为一种快速消耗品产业 , 本身成立成本与维护成本就没有共享单车那么高 , 并且能更好的进行改进来把握消费者的需求 , 比如:品质需求、口味需求、店面环境需求等 , 其调整策略会更快 , 不像共享单车一样要拿消费者的素质做赌注 。 况且 , 京东之前亏损了很多年却还是执意建设物流、华为每年花利润的两倍投入科研也都是这种打法 , 后来也都成功了 , 所以能看出来ofo的这种模式也本来也是可以避免满盘皆输的 , 后来也是与其管理团队的素质与策略有关系 , 那瑞幸有了这种前车之鉴 , 若还是重蹈覆辙 , 岂不自取灭亡?

其实 , 提到瑞幸最先想到的不应该是ofo , 应当是星巴克才对 。 瑞幸的广泛占领市场的打法 , 很明显就是冲着端掉星巴克的市场而去的 , 瑞幸咖啡的新零售的模式对星巴克在华的业务发展已经构成威胁 , 星巴克也显然感受到了瑞幸来势汹汹的威胁 , 2018年还将星巴克目标价从75美元下调至68美元 , 低下了自己定位为“奢侈咖啡”的头颅 , 甚至接受了曾经绝不妥协的外卖业务 , 开拓了星巴克“专星送” , 与阿里进行了合作 。 不过 , 瑞幸能异军突起的直逼星巴克 , 绝不是仅仅因为新零售的概念 , 而是它更符合年轻白领的需求 , 瑞幸用汤唯和张震做代言人 , 不但符合了当下年轻人的“高级脸”审美趋势 , 更是给自己树立了高级的品牌形象 , 但是反观其价格 , 比星巴克低了10元不止;而且瑞幸咖啡的原料埃塞俄比亚日晒西达摩咖啡豆以及其研制的最优烘焙度也保证了其品质 , 能以20几元的价格买到不论从品相还是口感都高级的咖啡 , 这不就是年轻人追求的?所以 , 瑞幸咖啡的崛起 , 受益的是被星巴克的高昂价格与咖啡奢侈理念“统治”了20年的中国消费者与中国咖啡市场 。 可以说瑞幸的崛起 , 是一次反垄断的消费平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