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个人数据保护走向极端,价值创造也会停下( 二 )

2、在法律范围内,用户的线是个性化的,因为每个人的个人数据vs方便的标尺也可能是不一样的。不同地区的文化对个人数据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用户也是如此。在便利和个人数据保护之间需要做权衡,每个人都能在此之中画一条线,放弃一部分个人数据来获得好处。

比如,几乎全世界的机场都会有摄像头,因为人们担心劫持事件;如果用户还在继续使用谷歌或Facebook,那就表明同意这些公司拥有用户的数据,相信它们会负责任地处理数据。如果大公司失去一个用户的信任,他就会选择别的提供商。若失去大部分用户的信任,他就会面临生存危机。

3、AI是一项中心化的技术,受益于收集起来的数据,如果强制数据分散在各处,价值就会降低。如果个人数据保护走向极端,商业变现、价值创造也会停下来。

4、欧洲的政策制定者相信放慢速度是聪明的做法,也愿意接受相应的结果。但我建议,当在制定一项下一版本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时候,能让技术专家参与其中,确保决策者明白每一项监管可能带来的结果,避免监管过头,失去欧盟的技术竞争力和经济利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