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被“薅羊毛”的不只拼多多, 但这事真的“一本万利”吗?( 二 )

其实所谓的“羊毛党”团伙 , 就是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取互联网上的各种福利 , 例如冒他人之名领取红包、优惠券 。 可以说 , 这种行为门槛低、短期收益显著 , 所以造成了许多人“能薅多少薅多少”的心理 , 甚至形成了黑产团伙 , 演变为地下产业 。

通常情况下 , 恶意薅羊毛的黑产团伙会利用非法手段伪造身份、盗窃数据 , 恶意攻击各类平台 , 将“薅羊毛”变为颇具规模的“生意” , 成为依附平台的“吸血鬼” 。

实际上 , 黑产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一直都是相当严峻的问题 。 去年5月发布的《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显示 , 截止2017年底 , 中国互联网黑产从业人员超出150万 , 年产值达到千亿级别 。 相比之下 ,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的规模尚不足400亿元 。 所以我们看到勒索病毒、控制挖矿、无故扣费等各种无处不在的网络黑产催生出的现象 , 而“羊毛党”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这种情况下 , 拼多多仅数小时就被“羊毛党”薅走数千万元也就不奇怪了 。 而且在黑产盛行于互联网的背景下 , 受害的也不只是拼多多一家 。 例如在2018年12月 , 星巴克上线了“星巴克APP注册新人礼”营销活动 , “羊毛党”注册了大量虚假账号领取优惠券 。 幸而星巴克及时止损下线了该活动 , 不然损失也可能达到千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