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线 | 微信“视频号”内测,一场新的内容淘汰赛开始了( 三 )

\n

抖音、快手、B站已经培养了一批成熟的内容创作者 , 且微信视频号在一开始就是对机构和个人开放的 , 这让普通人、或者刚刚开始学习短视频视作的文字类创作者 , 很难在视频号里脱颖而出 , 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和头部创作者充分竞争的环境 。

\n

这就涉及到微信尚未对外公布的算法推荐机制 。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中提到了对于流量分发的理念 , 重视长尾流量 , 在流量分配上体现更多的公平 。 “头部大号集中了最多的浏览量 , 但长尾小号也要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 ”

\n

但在“普通人友好”这一点上 , 快手做的更加极致 。 一方面 , 快手大部分流量向普通人而不是头部大号倾斜;另一方面 , 直到2019年中快手才开始逐步对MCN机构开放 。 快手流量向普通人倾斜为其建立了社交关系链的基础 , 但不同之处在于 , 微信已经站在了关系链的既有优势之上 。

\n

视频号一出 , 大概又有5亿人要教张小龙做产品了 。 “微信还能用完即走吗”是对于一个即时通讯工具最直接的疑虑 。 至于短内容能力的不断释放 , 我们已经看到了视频号及其入口位置 , 接下来的看点是未来是否会加入直播形态 , 是否通过算法推荐 , 推荐是否向普通人倾斜 , 以及和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的协同效应是否会放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