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将建超高能对撞机,或赶超我国规划中项目,杨振宁曾公开反对( 四 )

其实近年来 , 我国也在着手建设自己的对撞机 。 中国高能物理所(IHEP)主导的圆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ircular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CEPC)的环形隧道长度同样达到了100公里量级 , 能量将是现有的LHC的6-7倍 。 目前 , 我国的CEPC正在等待最终审批结果 , 有希望于2022年开工建设 。

值得一提的是 , 对于我国的这一计划 , 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曾提出了反对的看法 , 并于2016年与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展开了一场激烈辩论 。 杨振宁认为 , 我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 , CEPC的造价超400亿元 , 后期升级质子对撞机的费用更高达1000亿元 , 这将对我国其他基础学科的经费造成挤压 , 不利于总体发展 。

不过 , CEPC的建设无疑将成为我国在高能物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地位的一个难得机遇 。 未来世界的高能物理领域可能将形成以中国和欧洲为代表的两极格局 , 彼此竞争 , 促进发展 。

作者/朱张航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