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量子效应!发现固体中对磁量子效应的新见解( 二 )

立方晶体结构

博科园-科学科普:研究三维受挫量子磁体主要模型之一是热氯化物晶格上的海森堡模型——一种简单的立方晶体结构 。 然而到目前为止 , 要从这个理论模型中得到实际的预测 , 即对具体材料和温度的预测 , 是极其困难的 。 目前德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的研究团队已经联合运用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 解决了其中的一些难题 。 这种新方法可以改变晶格原子的自旋值以及温度等相互作用参数 , 计算出产生新磁量子效应的参数范围 。 这些计算是在慕尼黑的莱布尼茨超级计算中心(LRZ)进行 。

该模型为立方晶体结构(焦绿石晶格) , 不仅包括最近邻居之间的磁相互作用 , 还包括与下一个最近邻居之间的磁相互作用(见图) 。 图片:HZB

量子效应只适用于小自旋

来自HZB的理论物理学家Johannes Reuther教授说:我们能够证明量子物理效应令人惊讶地只发生在非常有限的参数范围内 , 这些量子效应最为明显 , 最小的自旋(自旋值?) 。 然而研究小组所研究的晶体结构中的自旋系统 , 在自旋值为1.5及以上时 , 其行为几乎完全类似于经典物理系统 。 改研究加深了我们对固体的理解 , 并有助于量子材料中三维自旋流体研究的系统性进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