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追风人眼中的互联网圈( 六 )

文章和真实无关,只是逻辑合理,情绪传递的恰到好处。

他们很累。他们需要抢先第一步的去听新产品发布会,第一时间去体验新产品,然后第一时间抢先去发布自己的吐槽和欣赏点。还没等这波风散播出去,下一个发布会又被邀请了。他们得一次次的感受纷杂的声音,一方面要耐住性子去正正经经的响应这波趋势,一方面又得嬉笑怒骂真性情的开始他们的表演。

2018年有很多风口文章撬动互联网跟风潮。如一篇《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引发一片江湖回响。深夜《腾讯没有梦想》一发布,把腾讯逼到舆论风口浪尖,跟帖回击吵吵闹闹。最近一篇《京东求变》似乎也要搅和一下这头电商巨兽,只是挖出来的料不够猛,缺少新鲜度。

互联网圈,就是一个靠流量和眼球驱动的圈子。行业风向变化太快,传风人在追新和深度报道中权衡利弊。在风口外的,可以大胆的写,写的越猛越能获得点击量。可是风口里,不敢瞎写,得罪了金主,以后不好再混圈了。

筑风人和传风人是彼此需要的。风口的信息,需要放出去,才能产生更大的舆论推力。筑风人有料,主动放出去的料其实真实无关,只是逻辑合理,情绪传递的恰到好处。加工后的信息,终究是片面的,但是这不影响传播。没有持续的跟踪报道,有节奏有力度的推波助澜,风口也成不了气候。刮一阵就没影了。于是乎,任何舆论焦点,其实都有幕后推手。不管你信还是不信,他们都存在,存在某个角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