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终极形态,以及它的摆渡人( 八 )

举个例子 , 很多数据业务主要分布在人群密集的室内 , 这就需要超密集组网来提升空间的复用度 。 对于4G基站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

总之 , 独立组网虽然成本比较高 , 但却能从根基上支撑起5G的万丈高楼 。 如果忽略了5G基建的源头问题 , 岂不是将用户体验的生命线都建立在流沙之上 , 流量大潮一旦拍下 , 瞬间土崩瓦解 。

当然 , 独立组网只是5G建设的终极形态 , 中国从3G到4G时代的过渡与交替用了大约6年时间 , 4G到5G则是一个更为漫长的系统工程 。

如果我们从务实的角度来看 , 会发现NSA非独立组网不失为一名优秀的摆渡人 , 将产业端积累的技术成果与新的想法率先摆渡到对岸 , 在现有环境下闪转腾挪出一个5G生活的样板 。

更多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储备技术专利 , 打磨产品和资源 , 未来产业成熟时 , 就有了王炸的底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