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咬小米的柔宇背后: 量产、技术与上市危机(11)

锌财经今日向柔宇科技公关询问关于后续融资,上市计划,产品量产等方面的问题,截至发稿前对方未有回复。

柔宇科技一步步走到现在也并不容易。在估值规模上,已经属于独角兽,并且是当地的明星企业。但就像王振所说,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消耗资金、人才、设备的重型科技投入,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沉淀,并不是靠营销能够做成的。

“这也是行业内几乎没企业把‘半成品’拿出来大肆宣传的原因。第一,这东西没法用,第二,折叠屏在C端的需求上依然没有达到非用不可的程度。”在王振看来,柔宇科技这次喊话小米,也有捆绑营销的嫌疑。

王振表示,按照企业性质来说,柔宇科技是供应商,小米是终端业务企业,两者在产业链的位置不同,“柔宇科技需要C端产品,来维持风投对它的关注度,博眼球,维持热度。”

狂咬小米的柔宇背后: 量产、技术与上市危机

随着小米、华为、三星在折叠屏上的进展,柔宇如果再沉寂下去,恐怕之后的融资和上市之路难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