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正在上天堂,以太坊正在下地狱( 八 )

在2017年底,有很多人表现出想要在以太坊上构建应用程序的需求。在2018年,以太坊社区发布了很多非常好用但没有升级可拓展性的应用程序,并且构建了相应的基础架构,为下一波应用程序的更大规模落地创造了可能。

那我应该使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呢?

“区块链上每日活跃交易数”能很好地衡量用户的采用么?这一年,人们开始思考(并不断发推特)应该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以太坊的成功。

当然了,答案取决于你怎样定义成功。一些企业需要大量的用户(比如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程序或游戏),而另一些企业需要大量的价值(比如某些金融服务程序)。

随着第2层可扩展性技术的采用,更多的用户活动将向“链下”转移,从而大大增加了分析的难度。毕竟仅在当下,链下交易就已经影响了用于衡量以太坊采用情况的数据。就比如说,目前全球最大的Dapp市场数据和Dapp分发平台DappRadar的统计数据不包含使用Loom网络Dappchains的游戏的统计数据,也没有列出成人娱乐平台Spankchain支付通道中的交易活动。

但这并不是一个漏洞,而是故意留下的特性。我们希望建立Web 3.0——一个尊重用户隐私而不是监视用户的下一代互联网。Web 3.0意味着用户可以选择将自己所有的数据保留在链下,从而他人不能轻易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纳入到统计数据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