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波司登大逆袭,业绩飙涨超三成,寒冬里的这把火是怎么燃起来的?( 七 )

裁缝出身的高德康对服装简直“痴迷”,哪怕已经做了几十年董事长,他每次看到人,仍能敏锐地将其三围看个八九不离十,服装搭配得好不好,也要品个七七八八。

他说,这是职业习惯。

波司登曾请君智咨询为公司制定竞争战略,君智的团队为其梳理了几大竞争优势:“波司登=羽绒服”的品牌认知已深入人心;波司登在羽绒服行业积淀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远远甩开对手;此外,作为阿迪达斯、哥伦比亚、Tommy等国际大牌的代工厂,波司登已具备整合国际设计、研发、生产资源的能力。

从波司登的转型路径看,它显然决定将上述竞争优势发扬光大。在人们看到波司登的地方,它把“每一件羽绒服至少经过150道工序”加粗、放大。它也开始整合国际设计师资源,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多元化”行不通了

“我最近深深感觉到,产品一定要创新,品牌一定要提升,价格也要提升。每一步都要提升。”高德康说。

这一结论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波司登摸着石头试错试出来的。兜兜转转20余年,“二次创业”的波司登回归初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