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教头黄伟芬:一个人经历多少考验才能成航天员(13)

其实我们对“舱门开启”的问题事先有过预想,觉得有可能会打不开舱门,会很困难。当时我们的老所长,当时“神七”任务的时候是载人航天工程的副总设计师,叫宿双宁,他就老担心舱门打不开,所以飞船的研制部门就研制了一个舱门开启的辅助装置,我们叫它“撬杠”。航天员也做了训练,出舱前航天员会把它放在舱门附近能够得着的地方。开舱门时,航天员也用了撬杠,然后打开了一个缝,但是打开它就弹回去。

事后,专家们通过分析找到了原因。原来我们预想的是,舱门打开一条缝,应该内外压力会平衡,能达到我们能力承受的范围——但实际上,它不是。因为气闸舱实际上是轨道舱改的,在真空状态下,它里头有很多的材料会释放气体——这个特性是我们之前是没有认识到的。一释放这些气体,舱门就会又往上吸,就很难打开了。

当然,最终因为我们航天员训练有素,还是打开了舱门,成功地完成出舱活动任务。但在出舱的过程中,突然,仪表又开始报警说返回舱火灾。当时大家也觉得,怎么可能,在真空情况下怎么会有火灾?不应该的。

但仪表始终就在那报警,对我们的航天员出舱也是一个干扰。事后我们也分析了原因,是我们的压力传感器设计的缺陷,在软件设计时没考虑到真空环境下压力变化的特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