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教头黄伟芬:一个人经历多少考验才能成航天员(18)

航天员教头黄伟芬:一个人经历多少考验才能成航天员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主持讨论预案的情形,那是一个礼拜六。当时各相关系统老总都参加了,包括天宫的老总,还有飞控的老总等等。我们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讨论到下午1点多,四个多小时,经过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的辩论,逐字逐句地推敲,就推敲出六句话,大家想有多难。后来这六句话也成为我们太空授课预案设计的准则。

我们对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200多个故障进行了预案设计。举个例子,比如说,图像话音中断了,所有人都看不到图像听不到话音了,怎么办?我们设计的预案是:这时导播要在第一时间把摄像头切到地面课堂,由地面课堂的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同时,我们飞控现场要进行故障的分析和排故,恢复图像话音的功能,然后,在恢复之后,由地面课堂的老师按我们事先约定好的话语,让航天员知道他从什么地方开始接续。这样我们就可以既保证真实又能让整个授课过程不中断,流畅地呈现。

我们同时也考虑了极端的情况,比如“太空垃圾”的问题:万一天宫被太空垃圾击穿了怎么办?这个时候,天宫会进入失压的状态,就必须应急返回。我当时也跟航天员说,即使要应急返回,也要淡定从容地告别收尾,绝不能落荒而逃,要充分展示一个训练有素的航天员形象——当然,我这么说,也是基于我对这些问题和应急返回程序的了解,我心里是有底的,我们有时间来做这件事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