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eSIM舞台上:运营商的无赖表情与硬件、芯片厂商的兴奋之象( 二 )

麦肯锡、IHS、GSMA等多家数据机构预测,eSIM技术到2021年在全球将实现50亿个连接数,年复合增长率会达到95%,到2022年度eSIM市场规模将达到54亿美金。

当前,eSIM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市面上支持eSIM虚拟卡技术的企业大概可以分为运营商、硬件厂商与芯片厂商三类。例如,今年3月中国联通在国内6个城市试运营了eSIM卡服务,而且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也有所活动;再比如高通、英特尔等厂商也在今年发布的芯片中也内置了eSIM通讯协议芯片;像华为、苹果、联想也在小部分电脑、手表等硬件设备上支持eSIM虚拟卡。

先说电信运营商。

众所周知,电信运营商在通讯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中国三家电信运营商都有涉足eSIM。

中国联通表现最为积极,除了在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郑州、长沙等6个城市推广eSIM卡外,还在去年8月与腾讯合作推出了TUSI SIM卡,全面面向物联网行业。

中国电信推行eSIM卡较为被动。虽然中国电信在2017年7月的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以因安全问题、实名制问题、监管问题等问题明确反对手机使用eSIM,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支持eSIM卡它也有所松口。据悉,苹果秋季发布会结束后,中国电信就在上海、南京、广州、成都4地开启了eSIM卡试运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