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兄对不起,咱饲料买不起 雏鹰农牧预亏数十亿“猪事不顺”( 四 )

1988年,连续三次高考落榜的侯建芳在家乡河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彼时的侯建芳拿着到处借来的200元钱开始了养鸡生涯,几年后,侯建芳开始将产业拓展至生猪养殖领域。

2003年,雏鹰农牧的前身——河南雏鹰禽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根据《财经天下周刊》的报道,在2016年胡润百富榜上,侯建芳家族一度以85亿元财富位居第398名。

高速发展的雏鹰农牧虽风光一时,但此前的一些经营策略,或许早已为如今的种种困难埋下伏笔。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梳理发现,以“公司+基地+农户”和工厂化养殖并举的“雏鹰模式”,一直为雏鹰农牧津津乐道,可这也成为它债台高筑的重要原因。

2015年5月,雏鹰农牧开始进行轻资产转型,以合作社作为养殖场的投资主体,公司只负责供应仔猪、饲料、屠宰和销售业务。

但在真正的合作模式中,雏鹰农牧却要为合作社的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并向金融机构缴纳30%~50%的保证金,表面上是轻资产运营,实则加重了雏鹰农牧的资金负担。

此外,雏鹰农牧还涉足多个产业的投资。据采访人员不完全梳理,雏鹰农牧当前的长期股权投资范围共涉及基金管理、通讯设备、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