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上挖矿态势分析报告》发布,非Web类应用安全风险需重点关注( 九 )

挖矿网络结构

4.Bulehero挖矿团伙

挖矿网络结构

5.RDPMiner挖矿团伙

该挖矿僵尸网络自2018年10月开始蔓延 , 之后多次更换挖矿程序名称 。

挖矿网络结构

6.JbossMiner挖矿团伙

阿里云安全团队于2018年3月报道过 , 从蜜罐中捕获到JbossMiner的恶意程序样本 , 该样本由py2exe打包 , 解包反编译后是一套由Python编写的完整攻击程序 , 包含源码及依赖类库等数十个文件 。 且对于Windows和Linux系统的受害主机 , 有不同的利用程序 。

挖矿网络结构

7.WannaMine

WannaMine是一个蠕虫型僵尸网络 。 这个挖矿团伙的策略曾被CrowdStrike形容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living off the land) , 因为恶意程序在被感染的主机上 , 首先会尝试通过Mimikatz收集的密码登录其他主机 , 失败之后再利用“永恒之蓝”漏洞攻击其他主机 , 进行繁殖传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