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患病”,是否会让中国“芯”伤?(12)

图片来源:长江存储

国家储存器基地的建立才不过2年多 , 围绕储存器的国内供应链应该是还没有完善的建立起来 , 储存器需要的氧化物/氮化物(ONON)、氧化物/多晶硅(OPOP)的薄膜供应 , 很大程度上依赖日本进口 。 从公开的报告来看 , 替代料低于20% 。

物流方面 , 若疫情导致原料供应不及、受阻 , 甚至暂停生产 , 会冲击到相关供应商 。 这很可能影响长江存储和全中国大陆其他工厂的生产进度 , 甚至导致武汉储存器产出中断 。

03

众目睽睽中正在“生病”的武汉 , 企业的动作 , 也在聚光灯下被放大 。

早在疫情之前 , 三星、SK海力士以及镁光三大储存器巨头不约而同的进行减产 , 放缓投资进度 , 减少产能扩建 , 试图对产品的价格水位发起冲击——某种意义上 , 它们冲击的真实对象 , 就是一水之隔的中国企业 。

根据东吴证券的报告 , 长江存储现阶段的量产产能在1-2万片/月 , 占全球总产能的1%左右 。 对于储存器芯片这个极度敏感的行业来说 , 1%-3%的行业产能波动 , 就能够在市场上引起价格波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