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都放弃解释的未解之谜,明朝天启年间大爆炸( 三 )

承恩寺街有一女轿经过 , 震后 , 只见打坏的轿子仍在街心 , 而女子、轿夫都不见了;而经过玄弘寺街的女轿则幸运多了 , 一响掀去轿顶 , 轿中女子身上的衣服没了 , 人却没事 。

很多死者和伤者均赤身裸体 , 寸丝不挂 。 有一长班(侍从) , 巨响之后 , 帽子、衣裤、鞋袜一霎那全都不见了;有一人因压伤一腿躺在地上动弹不得 , 见街上妇女赤体而过 , 有的用瓦片遮住下身 , 有的用半条脚带遮掩着 , 有的披了半条褥子 , 有的披着一幅被单 , 一会工夫就过去了数十人 , 那人见了哭笑不得 。

爆炸究竟是如何导致“脱衣”现象的 , 有人认为是冲击波 , 对此有人提出异议 。 他们指出 , 冲击波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 如果有的冲击波确实能冲击掉人们衣服 , 那它也不可能同时既能冲掉人们的上衣 , 又能冲掉裤子和鞋帽 。 因为 , 脱上衣、脱裤子和脱鞋摘帽各自所需的动作方式和用力方向是截然不同的 。

为此 , 科学研究者提出了一种“高真空负压环境”的理论 。 认为 , 施展“脱衣”法术的始作俑者可能是爆炸时在一定范围内 , 在极短瞬间所产生的高真空负压环境 。 处在这种条件下 , 人们肉体和衣服间的空气 , 可能会立刻猛烈而又大大地膨胀 。 这种膨胀 , 势必会导致衣服鞋帽向各个方向的自由空间尽可能地撑开甚至破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