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土味”微信群:从麻将场抢回年轻人( 五 )

记得小时候 , 村子最南边的小桥 , 是个很有仪式感的地方 。 纹路精致的石磨盘、琉璃瓦装饰的青龙爷庙 , 桥下是溪水潺潺 , 白鹅天歌 。 夏日的傍晚 , 村民们都凑过来 , 拿碗菜半蹲着吃 , 聊到天黑 , 这里是乡村公共信息的传播场所 。

村庙

那时 , 石桥旁不远的晾晒场 , 堆着迷宫般的麦秸垛 , 孩子们总是钻来钻去 。 场边住着一户人家 , 房子破旧不堪 , 孩子们也总是穿着寒碜 , 很害羞的模样 , 很少到桥这边见人 。

多年后 , 在“关爱美丽家园陈村”微信群 , 当年害羞的孩子之一出现了 , 微信名“刘三” 。

他喜欢发红包、推表情 , 很是活跃 。 亲戚告诉我 , 父母去世后 , 刘三去哈尔滨打工 , 当了上门女婿 。 路途遥远 , 家里老人都不在了 , 一晃儿他十几年都没回村了 。

微信群里 , 刘三喜欢做三件事:寻亲、了解乡情和汇报日常 。 “伟 , 你记得我吗 , 我是你三哥” , “你那陶瓷厂还干着呢 , 没放假啊?”“我干装修活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