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豁免特效药专利?送来救援物资却被中国隐瞒不报?别信,都是谣言!( 六 )

真实情况其实很简单:“瑞德西韦”目前并未在美国或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获批上市 , 其疗效和安全性也并未被严格确认 , 只能依照美国的法规进行“同情使用” , 即当病人缺乏有效的疗法时 , 可以用这种没上市的药物来试试管不管用 。

即便中国要用 , 也要等中美两国就此在武汉的临床试验 , 有结果了才能决定 。

所以话说到这里 , 原谣言已经被破除得明明白白 , 但事实上 , 这条消息乍一看就应该是假的 。 仔细看这句话:“紧急公开分子结构式到4月27号” 。 先说前半截的“紧急公开分子结构式” 。 就算不提瑞德西韦的分子式早就公开了 , 网上随处都可以查到 , 本兵只想问一句 , 分子式公开了又该怎么收回?还能把看到分子式的人都突突了?

瑞德西韦的结构式(图源:Meodipt [Public domain
)事实上 , 但凡有些科学素养的就该知道 , 公开分子式根本不等于什么“专利豁免” , 也不等于就能“仿制”出药物 , 因为药物的专利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 , 其制作还有辅料和工艺等很多复杂的问题 。 比如工业生产上需要克服的放大效应 。 (注:利用小型设备进行化工过程实验得出的研究结果 , 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与大型生产装置得出的往往有很大差别 , 有关这些差别的影响称为放大效应)故而 , 即便这玩意真的被确定有用 , 只根据分子式也是“仿制”不出药物的 。 生产流程不确定 , 实验环境不公开(比如工业制氨绝大部分是在高压、高温和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 从实验室迈向工业生产的放大效应不克服 , 对不起 , 这么牛逼的事儿 , 即便美国都做不到 。 至于后半截的“到4月27号” , 大家可以往上瞅瞅澎湃新闻的报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