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院士,敬祝顾老九十华诞(13)


顾院士写给我的简信和文稿的首页与后两页

顾院士文稿的题目是:“玩航模引导年轻人走上航空事业路” 。 文中 , 他忆及1937年遭遇日机轰炸 , 在7岁的他的心灵里种下抗日的种子 , 并开始知道飞机对于战争的重要 。 1939年 , 他平生第一次得到一架叔叔赠予的橡筋动力杆身飞机模型 , 不久父亲又以当时几乎可以买一袋米的价钱 , 为他买了一架橡筋动力舱身模型飞机 , 从此他开始了由玩航模到爱航空的成长道路 。 1947年高中毕业时 , 他的三个报考志愿全部是有航空系的学校:清华、浙大和交大 。 进入上海交大后 , 立即投身学校的航空模型研究会 , 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诤友 , 开启了长达60年的航空奋斗史 。 文中 , 他动情地回忆了与张汝煐、朱宝鎏、乔新、陈国鈞、叶正明等好友、也是后来中国航空事业的名家名士的友谊和共同参与航模活动的往事 。

顾院士还特别写道:航模不仅寓教于乐 , 教我航空知识 , 而且对后来的事业有很多实际的帮助 , 例如:1958年在为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喷气教练机检查舱盖投放是否会打到垂直尾翼时 , 他用航模技能制作了缩比动相似模型用于风洞试验;1961年进行歼5加挂副油箱安全性试验时 , 用轻木制作副油箱缩比模型 , 配以高速摄影 , 解决了技术难题 。 顾院士在文稿最后写道:“开展航模活动对造就航空人才非常重要 。 现在小学校搞航模已普及 , 相信我国的航空事业一定能从大国转成强国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