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到2018年,一个85后的换机心理变化曲线( 五 )

对于MX3 , 始于颜值 , 忠于交互 。 MX3在操作交互式花了不少心思 , 一个小圆圈具有多个功能 , 实际使用起来效率极高 。 除了返回主桌面的功能外 , 小圆圈还具有唤醒屏幕、锁屏、返回上一级的功能 , 交互方面比安卓三大金刚键有趣 , 再加上独有的呼吸灯 , 收到消息时一闪一闪的 , 感觉极富“灵气” , 与众不同 。 后来 , 这个小圆圈的操作交互慢慢演变成了后来为人津津乐道的mBack , 用过的人都说这个操作交互有毒 , 用了就再也离不开了 。 而闪闪发光的小圆圈被更适合放置指纹的腰圆键取代 。 个人觉得 , 虽操作交互有进步 , 但在外观上魅族MX3后几款倒有几分妥协 , 甚至倒退 。

MX3之后 , 我由于比较想试下指纹识别这个比较酷炫的功能 , 也想体验下有口皆碑的苹果系统 。 当然 , 更重要的是可以炫耀下 , 彰显下看似有钱的身份 , 于是入手了iPhone6 。 用起来确实比较省心 , 系统比较流畅 , 触摸起来也很跟手 , 唯一让我觉得有些不太好的就是苹果的交互 。 返回上一级的按键 , 一般在左上角 , 大拇指去按的时候 , 幅度会比较大 , 一般会比较费劲 , 让用惯了MX3的我还真有点不太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