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辆“智能公交”上路测试,这次还能“刷手乘车”( 四 )

在2017年5月举办的四川省科技周活动上 , 攀枝花商业银行推出了“掌静脉”识别存取款业务 。 签约了“掌静脉”识别业务的客户 , 可在该行ATM上选取“掌静脉”业务 , 输入预留的手机号 , 再扫描手掌静脉并输入密码 , 认证通过后即可办理存款、取款、转账、查询等业务 , 省去携带银行卡这一步骤 , 避免了丢卡、吞卡、卡片消磁等问题 。

国外在手掌静脉识别的商业化应用方面走在前列 。 日本富士通公司在手掌静脉识别模块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 其产品已经达到了商业应用的标准 。 早在2015年 , 日本卡组织JCB就测试了掌静脉在ATM机上的无卡应用 , 富士通便是当时的终端硬件提供方 。 而在去年7月 , 永旺金融服务公司宣布与富士通公司开展合作 , 让消费者可以使用手掌静脉特征完成账户认证和支付行为 。

尽管 , 掌静脉识别技术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但是真正普及商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 一方面采集设备有特殊要求 , 设计相对复杂 , 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关于生物识别和掌静脉技术的相关标准有待完善 , 便于为技术产品的商用落地提供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