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号探测器——辗转的奋斗与崭新的目标( 四 )

设计

洞察号登陆器的设计基于2008年凤凰号火星登陆器 , 通过对凤凰号登陆器成功登陆火星时的技术的重新利用 , 洞察号的成本和风险得以被降到了最低 。 洞察号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 , 因此它会降落在火星的赤道附近 , 以实现最大功率 , 预计寿命可达到两年(1个火星年) 。 任务还包括了两个名为Mars Cube One(MarCO)的继电器微型卫星 , 它与洞察号一起发射并和洞察号一起飞向火星 。

洞察号团队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团体照 , 图:NASA/JPL-CALTECH

历史

项目最初被称为GEMS(火星物理监测站) , 但其名称在美国宇航局的要求下于2012年初更改为现名 。 在2010年的28项提案中 , 洞察号是2011年5月获得300万美元用于开发详细概念研究的三项探索计划入围者之一 。 2012年8月 , 洞察号成为最终被选中并将进行开发和发射的那一个幸运儿 。 洞察号正式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管理 , 并且有来自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 , 该任务的成本上限为4.25亿美元 , 里面并不包括运载火箭的经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