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与文化融合之探讨

互联网的发展与文化融合之探讨

互联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 。 在阿帕网(ARPA)协议下 , 将美国四所大学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 1989年互联网逐渐在学校、研究部门和政府之间普及 , 1991年后被称为WWW(World Wide Web) 。 由此 , 人类开始走向地球村的信息时代来临了 , 这时距离1876年贝尔发明的电话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 。 此后1993年 , 世界公认的第一部具有触摸屏式的智能手机西蒙(Simon)由IBM公司推出 , 而第一代iPhone于2007年由美国苹果公司发布 。

今天 , 人类已经走向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时代这些技术的实现无疑与近百年科技的发展分不开 。 在出现的众多技术中 , 智能手机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 如果没有无线电通讯技术、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微纳加工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作为基础 , 就没有今天智能手机的发展 。 智能手机联系着每一个个人终端 , 智能手机是技术与文化融合的体现 。 当今智能手机科技的发展是相当迅速和不可思议的 , 手机已从单纯的通话装置演变成为具有多用途的计算机 , 这代表着一个真正的宽带时代来临了 。 一部手机展现的不仅仅是外表和功能 , 更能体现出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 除了通讯、娱乐游戏、歌曲、照相、收音机、电影和信息资料的存储等功能之外 , 一部手机通过互联网以及全球定位系统 , 连接的不再是两个人的关系 , 而是多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 是人与人 , 人与地理 , 人与各种媒体、平台、服务中心(如银行、餐馆等)的交互关系 。 这展示了它的互联性、信息性、多样性、服务性以及即时性等 。 人们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在网上学习 , 观看电视节目 。 人们的出行交通管理、安全急救、旅馆预定、车辆导航、天气预报、银行支付等 , 就变得相当容易 。 相伴而来 , 各种操作系统软件如夜空中璀璨的星河 , 她的耀目出现 , 让人目不暇接 。 自然 , 智能手机的出现 , 也让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