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经济”风风火火闯九州!生鲜配送、在线医疗、远程办公……别急,谁能笑傲后疫情时代?( 三 )

致力于新营销研究的郑州大学教授刘春雄称: “疫情持续比较长 , 开工延期 , 把传统销售渠道堵塞 , 到家模式成为主渠道 , 在疫情结束后也可能成为一个主流模式 , 到家业务也可能超过到店业务 。 ”易观智库相关专家也分析称 , 在疫情推动下 ,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前线上平台获客成本高企、获客难度加大的紧张局面 。 在线问诊激增 另外 , 疫情之下 , 医药健康领域成为最直接的需求 , 同时A股医药相关公司也掀起涨停潮 。 但另一方面医疗资源的紧缺以及对交叉感染的担忧也让在线医疗受到重视 , 各大在线健康公司也紧急行动 。 国内在线医疗平台健康160产品运营总监冀冉对e公司记者表示: “ 在1月25日、26日全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激增之后 , 医院人满为患 , 我们也立马利用全国30万注册医生优势启动大面积的线上义诊 , 目前已经有超过1万名医生参与到平台的在线义诊 。 ”据他介绍 , 从1月26日后 , 平台在线问诊访问量激增 , “从原来很少的量 , 到目前日问诊量超过5000” , 而且他预计疫情期间日在线问诊量还将继续增加 , “应该会超过1万(日数据)” 。 1月26日 , 阿里健康增开手机淘宝的义诊咨询入口 。 根据公开消息 , 阿里健康在线义诊功能开通后 , 每个小时平均近3000人发起在线咨询 。 用户咨询量最多的科室为呼吸科 , 24小时全天问诊量中 , 超过90%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防治等内容 。 另外 , 腾讯健康、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等平台也均都开通了在线义诊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在线问诊在疫情期间优势与贡献明显 , “避免交叉感染 , 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 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真正需要救助的人身上” 。 东兴证券称 , 在线医疗之所以会成为解决疫情的核心推动力和代表行业 , 主要在于互联网产品的优势 。 在线交流能免除面对面的接触或集聚高危人群 , 在流行性传染病爆发期能帮助有效解决用户多方面的痛点 。 2018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491亿元 , 未来互联网医疗市场空间巨大 。 作为互联网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远程医疗也迎来发展机遇 。 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数据统计 , 2018年 , 我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为130亿元 , 未来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7.63% , 2022年将达到345亿元 。 教育与办公“线上营业” “ 视频会议前先洗个头”、“教师坐马桶上课 ”······这不是段子 , 是近几天部分社交媒体传播的事实 。 一边是发生在医护一线的疫情防控之战 , 一边是商业前线的企业生存之战和学生既定的课程安排 。 时间面前 , 不少企业与学校被迫“线上营业” 。 为应对疫情后的办公需求 , 钉钉、企业微信、字节跳动旗下飞书等远程办公软件纷纷宣布系统升级 , 为企业用户免费提供更完整的远程办公功能 。 但由于需求巨大 , 以至于2月3日早晨 , 钉钉、企业微信集体崩溃 , 出现Bug , 或者无法接入、卡顿等状况 。 钉钉2月3日还在官方微博解释称 , “有超过1000万家企业组织使用钉钉在家办公、在线办公 , 早上网络暂时出现限流 , 通过紧急调配支持 , 已恢复” 。 腾讯方面表示 , 从1月29日至2月6日 , 腾讯会议每天都在进行资源扩容 , 日均扩容云主机接近1.5万台 , 8天总共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 , 投入的计算资源超过100万核 , 在腾讯云历史上尚属首次 。 2月5日 , 钉钉跃居苹果手机端应用商店下载量免费排行榜总榜第一名 , 而排在在线办公第二位的便是企业微信 。

推荐阅读